首页>政策栏目>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分工方案的通知

来源:发布时间:

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分工方案

序号

重点工作(2018-2022年)

2018年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1

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济南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以济南高新区省级大数据集聚区、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载体,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山东省智能制造云公共服务中心、浪潮云服务基地、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1.启动济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2.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载体完成改造装修并开园。         3.储备大数据产业企业20家,引进培育大数据应用及转化项目10个。开展大数据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行业应用服务;打造山东省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4.积极支持浪潮集团牵头申报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组织编制并上报中心建设方案,推进中心落地事宜,对接国家、省发展改革委,争取中心早日获得批复。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市中区政府配合

2

支持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发展一批大数据基础支撑、数据服务和融合应用企业,支持大数据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扩大大数据市场应用空间,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

1.配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做好全市数字经济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更多济南元素纳入数字山东发展规划。

2.积极争取一批企业获批山东省大数据重点骨干企业。                                             3.积极争取一批大数据产品获批山东省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                                       

4.推动山东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建设,推进大数据在电商领域的应用。                                      

5.济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一期招商储备20家以上大数据产业企业。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配合

3

组建济南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建设东西两大智能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纳入全国战略布局。

1.推进山东省高端装备济南产业分会建设。
 2.
召开激光数控产业发展论坛和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峰会。
 3.
推进太古飞机、中航和辉公司与中国商飞多领域合作以及章丘通用航空建设项目。
 4.
全年储备重点IC项目2-3家。                          

5.积极参与省通用航空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我市项目纳入全省布局。                                           

6.积极参与推进集成电路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配合

4

建设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吸引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中心集聚,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积极引进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培育中小微创新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聚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1.推动和制定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措施。                                                         2.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加快技术创新。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配合

5

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 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和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示范,努力打造“济南智造”品牌。

1.推进和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模式项目。
 2.
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商开展智能制造服务商评选。
 3.
组织开展智能示范推进现场会和论坛活动。
 4.
启动“中国制造国家级示范区申报工作。                

5.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我市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科技局配合

6

组建量子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量子测量、量子计算等产业突破发展,建设国际领先的量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依托量子通信科技园,建设国家级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开展量子通信安全、核心关键器件等领域科技攻关。推动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济南,参与制定《量子通信术语》《兼容量子密钥互联网安全协议》等国家标准。

1.制定量子谷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                       

2.推动“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和“全国量子通信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组织申报工作。                                            

3.推动成立中科量子科技标准及专利服务有限公司(拟)、国科量子(山东)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拟)、山东国讯量子芯科技有限公司;推进量子雷达实体法人落地。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配合

7

加快济南高新区山东氢能动力汽车创新中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氢谷”规划建设,开展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及产业化试点,研究制定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发展扶持政策,建设全国氢能源科技产业高地。

1.成立“中国氢谷”项目筹备工作组,推进山东省氢能源产业规划编制,完成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项目意向签约,正式启动氢谷项目。                                                        

2.积极支持济南高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纳入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3.
完善《“中国氢谷”商业计划书》,开展氢能源产业项目储备工作,召开“中国氢谷”启动大会和专家论证会。                                           

4.积极配合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济南高新区建设全国氢能源科技产业高地。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济南高新区管委会配合

8

推进能源互联网应用,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微网应用、智能电网检测及管理、能源大数据挖掘等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鼓励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风力发电塔架、风机变频、输变电机组等相关组件产品。

1.积极制定和推动“工业绿动力”计划,申报一批“太阳能+”多能互补热利用示范项目、绿色照明改造示范项目等省节能专项资金示范项目。
 2.
加快推进中车风电新能源远程运维和智能化应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配合

9

重点发展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晶体和纳米级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等光电子材料,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和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大生物基碳源石墨烯等战略前沿材料的研发力度,打造石墨烯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电池材料、膜材料、胶体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轻质硬合金材料等产业。

1.围绕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产业化,推动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研究与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天岳、华凌等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搭建联合科研平台。                              2.积极组织符合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申报相关扶持奖励。           3.推动落实2018年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围绕全市确定的重点产业、优势特色产业、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水平高,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发展。

市发改委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配合

10

鼓励开展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及公交客车等整车制造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各类新能源汽车。培育和支持纯电动客车和油电混合动力客车、封闭式物流配送车等专用车辆开发,支持现有企业做大新能源特种车辆研发生产。加大充(换)电站、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应用。

1.研究制定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办法。

2.推进重汽集团氢燃料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建设。                          
 3.
推进小兰汽车氢燃料电池项目落地。
 4.
协调推进重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平台与省平台接口完善工作,推进重汽新能源物流车研发生产。                        

5.按照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整体布局规划,配套建设充电设施,满足园区内各型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6.按照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推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济南供电公司配合

11

战略布局新一代生物检测技术、新一代基因操作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等前沿生物科技。深入推进济南生命科学城建设,加快新动能科技城、国际生物城等载体建设力度,打造生命科学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1.引导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2.
引进植物基因编辑国际领军人才。
 3.
建设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                         4.加强生物产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市科技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改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配合

12

支持企业开展生物科技研发,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检测机构、各类公共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打造区域性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大力发展高端生物产业,建设生物医药千亿产业聚集区。

1.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各级科技计划,争取各级资金支持。
 2.
积极推进创新药物研发机构建设,打造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3.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进一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济政发〔20161号)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济政发〔201819号),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在新药创制和本地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奖补资金扶持,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增幅提速。

市科技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配合

13

深入挖掘民间中医药技术,树立“扁鹊故里、健康济南”品牌,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1.成立济南市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全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2.
撰写“扁鹊故里、健康济南”调研报告,举办全市膏方节,与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全市脐疗联盟。                                                                                

市卫生计生委牵头

14

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促进传统制造模式转型升级。

1.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推动5000家企业上云。
 2.
制定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1个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配合

15

实施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面向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搭建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建设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金融信用服务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化、集中式服务能力。

1.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企业。
 2.
培育1个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和1个工业云服务平台。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科技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管部配合

16

培育壮大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载体;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支持多元主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1.出台振兴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编制并发布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振兴专项规划。
 2.
制定出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助推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3.
提升30个体制机制创新、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争取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4.
支持打造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建设10个以上现代农业体验店;完善“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销售模式。
 5.
研究制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新生力量。

市农业局牵头,相关区县政府配合

17

鼓励发起设立和发展壮大各类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地方金融组织,丰富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产业发展水平。超前布局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改造提升传统金融运营和服务模式。

1.策划落实2018年十大金融招商项目,新增金融招商项目20家左右。
 2.
新设至少1家注册资本金5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推动财政实力较强的区县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以上的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发起成立民间融资机构,新设1家注册资本3亿元以上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新增1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的典当行。

市金融办牵头,相关区县政府配合

18

畅通金融服务实体通道。支持地方金融组织集团化发展,积极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公司,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资本跨境双向投资通道,探索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保险公司,探索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改革试点。

1.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3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8-10家,新增直接融资100亿元。                                                  2.确保2018年新完成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250家。
 3.
力争年底实现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县域全覆盖。
 4.
健全我市融资担保体系,推动各区县及济南高新区设立大型融资担保机构,探索发起设立政策性再担保公司。            

市金融办、各区县政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牵头,市国资委、市级六大投融资平台配合

19

积极推进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试点,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推动济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济南产业金融孵化器、济南科技金融大厦等金融服务载体建设。

1.加快申报济南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试验区,修改完善《济南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试验区总体方案》。
 2.
着力打造产业金融孵化器,积极探索产业金融发展模式和路径。
 3.
充分发挥济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加强与香港等产业金融发达城市的协调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