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州经济开发区发布时间:2019-08-14 16:07
为深入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培育对外合作新优势,构建开放发展新体制,推动我市开放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提升跨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开放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跟“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一二四三”工作部署,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互促进,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良性互动,经济领域开放与其他领域开放协同推进,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推进全市开放发展,为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和谐新青州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围绕开放发展走在潍坊前列这一目标,培育八大发展优势、突出七大重点领域、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元化开放格局。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年出口突破1亿元;建成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年出口1亿元以上;争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年服务进出口突破3亿元;构建“三线一平台”物流运输格局,建设国际陆港“开放平台”;工业制造、休闲旅游、文化、花卉、人才、金融、电子商务等开放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全市年进出口总额达到90亿元,五年实际到账外资总额达到3.2亿美元以上,五年完成对外实际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
二、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
1.鼓励发展外贸新业态。新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订单洽谈、报关退税、融资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依托新建的青州市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抱团打造“青州制造”品牌。两个平台力争年内进出口突破1.5亿元。设立1500万元的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基金,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跨境境内电子商务平台,一次性给予最高40万元的补助奖励。对新注册创办或变更为跨境电商业务的、独立核算且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投入运营后,由同级财政根据其发展需要给予三年的补助支持(包括房租补贴、培训费用等)。
2.打造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借助卡特彼勒工程机械出口基地出口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温控设备、疏浚设备等特色行业形成产业集群。202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位于潍坊市前3名。支持创建自主出口品牌,对通过商标国际注册、国际体系认证的,给予注册、认证费用不超过50%的补助,单户企业一次性最高补助20万元;对获得国外发明专利授权的每项补助1万元。
3.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对参展企业展位费等给予补助。支持企业获取出口国际市场通行证。由市政府安排,企业参加潍坊市、省政府或国家部委组织的境内展会,根据实际支出,市级财政给予参展企业每个展位不高于5000元补助;对参加统一组织的境外展会,按展位费的50%给予补助。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市级财政按实际缴纳保费的20%给予补助,其中对小微出口企业按实际缴纳保费的50%给予补助。鼓励外贸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单融资,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开展信保融资,在按期还款的前提下,对其实际产生的利息给予不超过10%的补助,单户企业最高20万元。
4.实施区域重点招商,努力引进大项目。境外突出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和美国,境内突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加强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全市每年联系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引进1个以上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对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境外投资者投资过500万美元的合作项目,按照《潍坊市重点产业招商政策》(潍政办发〔2016〕9号)规定给予重点支持。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增资的,经登记备案视同当年度新引进项目。每引进一个世界 500 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在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分别加20分、15分。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财务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形成的税收收入,市级留成部分 5 年内由同级财政给予100% 的业务补助。利用外资工作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在20分内考核计分。
5.支持境外上市,鼓励境外融资。抓好家家富境外上市工作,鼓励有意向的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对成功在境外资本市场主板上市并有调回资金的企业,第1家补助300万元,第2家补助250万元,第3家及以后上市企业每家补助200万元。企业改制、挂牌上市过程中,因正常调整以前年度应交纳税所得额而补交的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等额补助。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又适合境外贷款要求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每实现境外贷款100万美元给予2万元的贴息补助,每年每企业补助最高100万元。
6.坚持对外开放与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引进聘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通过我市申报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齐鲁友谊奖以及获得鸢都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优化引进海外专家生活服务保障,妥善解决其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十三五”期间,组织聘请外国专家200人次以上,落实引智项目15个以上,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00名以上。
7.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以青州书画等系列文化文物为主举办海外展,带动我市文化艺术、文化产品等新型文化服务出口,营造对外宣传的新气象,扩大国际影响力。建立中小微企业家定期培训联谊会制度,培育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聚集一批服务、咨询、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企业。2020年,创建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市年服务进出口突破15亿元。
8.实施“走出去”战略。(1)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对通过年度考核的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采取费用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支持。(2)鼓励工业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机构、生产加工等项目,对中方投资额50万美元及以上的境外资源开发企业、生产型企业、研发中心等,市级财政给予1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补助;中方投资额10万美元及以上的境外营销机构,市级财政给予5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补助。(3)引导走出去企业投保政策性保险,降低境外投资风险,对其保费给予50%的补助,单户企业最高补助50万元。对企业自主开发的境外能源资源回运产生的海外运费、保险费给予不超过20%的补助,单户企业最高补助30万元。(4)支持企业承揽国际工程项目,对境外承包工程和对外设计咨询项目的贷款给予贴息,对境外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给予补贴。(5)支持外派劳务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对开展外派劳务人员培训的对外承包劳务企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6)鼓励商务、经信、中小企业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带队组织企业走出去,费用从开放发展专项基金中列支。
三、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
(一)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区
1.依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以王坟镇为主的干鲜果品、以何官镇为主的胡萝卜、以东夏镇为主的大姜“三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力争每年出口突破1亿元。支持凯欣农业、安吉丸食品、新百利食品等重点企业扩大出口市场份额,抓好华盛农业全国生物育种、广通全国蚕种基地建设,打造青州出口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电商,重点扶持地主网总部发展,在知名电商平台建设青州馆,推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升级,加快青州农产品“上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境外承包土地,利用国外土地、人力和市场资源,开展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合作。
2.积极扶持千姿千卉、亚泰花卉、绿圣兰业、奥斯特园艺等企业,大力发展种苗研发生产,打造全国花卉种苗研发生产基地。帮助青州花卉集团、绿圣兰业等企业完善花卉进出口资质,自主开展花卉进出口业务。加快建设花卉电商聚集区,推进中国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建设,确保今年花博会前正式启动运营。高水平办好花博会,吸引国外知名企业参展,扩大青州花博会影响力。加大花卉产业招商力度,国内瞄准一流,国外对标荷兰,开展深度战略性合作,加快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二)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
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扶持发展战略性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走出去”,新兴产业“引进来”,打造全国知名的基础零部件供应基地。提升“好品山东”的“青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馆”形象,支持集群馆内优质企业做好“好品山东CA认证”;抓好工程机械、疏浚设备等产业带动及上下游延链补链,推动卡特彼勒、英科医疗、欧泰隆重工等企业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和营销方式整合,为工业企业“走出去”拓展空间。
?(三)打造全域旅游城市品牌
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总抓手,加快实施城市“双语化”标识建设。创新“旅游+”模式,重点培育10处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依托云驼风景区、博物馆龙兴寺佛教造像主题展开发针对日、韩等海外游客的佛教研学、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依托中晨书画艺术小镇开发书画旅游产品,依托花卉产业资源开发花卉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文物、书画、花卉、会展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邵庄镇全域旅游示范点建设,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扶持八喜旅游网做优做强,依托花博会、艺博会、翰墨青州书画年会等节会活动,加大青州市情市貌、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在国内外的宣传推介,全面树立青州全域旅游城市形象,增强青州旅游影响力,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年均增长6%以上。
(四)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
深挖青州“丝路之源”文化内涵,整理“一带一路”与青州历史典故,讲好青州故事,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加强青州佛教文化宣传推介力度,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将“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打造为国家文物外展精品。传承保护优秀非遗项目,推动青州花键、挫琴等走出国门,将青州特色与世界对接。组建文化产业电商联盟,加快“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步伐,提升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推进中晨国际文化艺术小镇建设,建成运营中晨书画交易平台,高水平办好翰墨青州书画年会、艺博会等文化展会,不断扩大青州书画国内国际影响力。全面提高农民画产业创作水平,打造中国农民画“青州画派”,进一步打响农民画品牌。开拓各种民间收藏品,加强与各地收藏组织的交流合作,年内完成“中国收藏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发展壮大收藏文化产业。
(五)打造国际陆港城市
以建设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科学编制《青州市现代物流产业规划》,推动物流与对外开放联动发展。构建“三线一平台”新格局,提高“西线”鲁新欧·青州号国际班列开行密度,增强“东线”青州至青岛港往返班列运输能力,探索开行青州至俄罗斯国际班列,争取班列运输三线齐发。制定国际陆港建设扶持政策,结合海关监管场站建设、东夏国际物流小镇规划,建设国际陆港“开放平台”。加快推进泓德物流园公路港建设,形成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公路网络体系。实现公路、铁路、海运互联互通。落实物流产业“互联网+”战略,重点扶持“快钢网”和“泓运通”车货APP系统。对首次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定为“AAAA、AAAAA”级物流企业的,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六)提高开发区开放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集群布局、集中突破、集成创新、集约服务”要求,着力提升经济开发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卡特彼勒工业区和青州滨海工业园发展内涵和质量,充分发挥开发区开放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秀飞、尹学军、杨云春主导的高效节能电机项目、高效减震降噪产品项目和传感器物联网项目为重点的“千人计划”青州创业园,以“万人计划”专家甄曰菊主导的“国家863”生物基增塑剂项目为龙头的生物产业园,以汇强重工为骨干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形成高端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聚集洼地,努力打造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开放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整合提升镇街现有园区,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发展空间,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区。探索“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制定园区考核标准,建立园区考核激励制度和退出机制,实行园区动态管理。
(七)建设宜居宜业开放型城市
提升规划理念和品质,优化“两城六区三河两带”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维护城市风貌整体协调和历史文脉延续。引入国际化城市标准体系和技术,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通过PPP运作模式,优化加密路网,加快雨污分流改造,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积极推进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积极稳妥推进特色镇街、特色小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搞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镇村。切实抓好西南山区生态保护,坚持“看住山、多栽树、护好河、留住水”,有效改善西南山区生态面貌,夯实生态旅游根基。扎实推进全域精细化管理,以示范街区打造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健康产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国医堂、天同养生养老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完备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养生养老示范基地,打响“健康青州”品牌。
四、构建开放发展新体系
成立市开放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推进全市开放发展工作,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开放发展的重要决策和重大措施,考核评价各部门各单位开放发展工作成效。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对标先进县市,抓好工作推进。建立开放发展人才体系,全方位开展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引进、培养开放型经济人才,推动开放型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开放发展政策支撑体系,设立开放发展专项基金,全面落实上级推进开放发展的相关意见,兑现扶持政策涉及的支出。构建开放发展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上行体系和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建设中国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扶持培育八喜旅游网、地主网、快钢网等总部平台发展,建成运营中晨书画交易平台。健全开放发展风险防控体系,引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妥善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深化与政策性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鼓励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防范出口收汇风险。完善涉外企业监管体系,对接潍坊市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开放型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和涉外企业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形成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外商投资全过程监管体系。各镇、街道和市属开发区都要建立和完善开放发展协调推进机制。
附件:青州市开放发展工作组织推进体系
附件
青州市开放发展工作组织推进体系
一、开放发展委员会
第一主任:韩幸福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主 任:杨晓辉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 主 任:葛英煜 市委副书记
刘永福 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
宋正树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高凌云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金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郭永超 市政府副市长
王万信 市政府副市长
马雪莲 市政府副市长
王海华 市政府副市长
李国华 市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成 员:沈志伟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委办公室主任
蒋兴华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远教中心主任
郇长民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赵文民 市委台办主任
孟庆广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郭恒凯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康效生 市商务局局长
姜能超 市招商局局长
徐继中 市教育局局长
王国健 市科技局局长
张连祥 市民政局局长
南天星 市财政局局长
金 玮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万金亮 市规划局局长
刘学军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郝传谋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新国 市农业局局长
郭志荣 市畜牧局局长
郑玉章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杨爱东 市外事与侨务局局长
苏文清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刘元德 市旅游局局长
袁 敏 市金融办主任
崔永刚 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
裴生彪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魏洪林 市公路局局长
邵永梅 市园林局局长
王克刚 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州办事处副主任
高永玲 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行长
孙 勇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青州市分公司总经理
潘瑞涛 王府街道办事处主任
赵长顺 益都街道办事处主任
张红伟 云门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袁晓颖 黄楼街道办事处主任
郇金刚 弥河镇镇长
孙洪亮 王坟镇镇长
孙培伟 庙子镇镇长
徐九华 邵庄镇镇长
王希昌 高柳镇镇长
常方刚 何官镇镇长
陈 伟 东夏镇镇长
朱英坤 谭坊镇镇长
刘文革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市开放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推动全市开放发展工作,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开放发展的重要决策和重大措施。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分析研究全市开放发展现状、不足、潜力,对标先进县市,针对短板瓶颈,提出加快开放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路径、主要措施和配套政策;抓好委员会决策事项的落实;承办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专项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工作组
牵头单位: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委员会成员单位)
(二)现代农业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农业局
责任单位:花卉局、畜牧局、供销社、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金融办、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州办事处、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三)装备制造业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经信局
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州办事处、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四)旅游业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旅游局
责任单位:住建局、风景区管理局、阳河管理局、弥河林场管委会、教育局、花卉局、园林局、文物局、商务局、规划局、国土局、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五)文化产业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文广新局
责任单位:民政局、文物局、外侨局、知识产权局、商务局、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各驻青高校
(六)物流外经贸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商务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招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局、国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州办事处、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七)城建开放工作组
牵头单位:住建局
责任单位: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民政局、外侨局、卫计局、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八)督查考核工作组
牵头单位:商务局
责任单位:开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