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发布时间:2021-08-11 18:20:13
我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打造“政策引领、平台支撑、产才融合”“三位一体”的人才引育机制,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到临淄兴业创业。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9万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才60余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优化政策服务,打造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
启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构筑集人才引育、激励、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高质量打造“近悦远来、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环境。
持续完善政策组合。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若干措施》《临淄区推动“二次创业、科学发展”人才支撑计划(试行)》《临淄区精准招才引智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正在制定《临淄区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八条措施(试行)》,平均两年优化一次人才政策,确保政策的创新性、引领性、前瞻性。2020年,全区兑现各类人才补贴3791万元,实现持续增长。
全面优化人才服务。制定出台了《临淄区优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发展环境的七类服务事项》《临淄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等文件,切实推进区领导直接联系专家、联系企业家、联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实落细,推动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健康查体、疗养考察等服务常态化高质量开展。2020年以来,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健康查体100余人次、疗养考察24人次。
精准发力要素保障。强化问题导向,全面启动人才公寓、“人才贷”、特招人才落实专项事业编制等工作,先后制定了《临淄区产权型人才公寓分配方案》《临淄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实施细则》,积极落实《进一步做好“人才贷”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聚力解决人才安居、创业、编制问题。截至目前,已筹建人才公寓122套,计划年内新筹集房源1144套,累计办理“人才贷”6790万元,协助2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挂牌,为4名高层次人才和99名名校特招人才落实专项事业编制。
搭建引才平台,提升聚智引才水平
牢固树立平台思维,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引才模式。
实施书记领办人才项目。2020年,实施了“齐智汇·临淄人才综合体”区委书记领办人才项目,紧密结合临淄产业特色,与颐高集团楼友会合作,打造集高端人才和人力资源机构集聚、人才项目洽谈、人才成果展示、人才服务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2021年,启动实施“打造临淄‘人才有价’平台,加快构建‘人才+项目+资本’融合发展模式”区委书记领办人才工作项目,与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签署人力资本产业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实施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入驻人力资源企业11家,招引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375人。
组织开展系列引才活动。自2016年起,连续4年开展“院士专家进临淄”活动,累计邀请394位院士专家与企业进行洽谈,承接技术难题320余项,达成合作意向690余项,真正实现了企业在家门口引进人才、洽谈项目、解决难题。自今年起,开展“才聚临淄高校行”“临淄—名校人才直通车”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推动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
夯实企业引才主体地位。举办骨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人力资本论坛、企业人才工作大走访、“稷下师说”人才政策宣讲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引才的主体意识,已有15家企业选聘19名科技副总。
强化产才对接,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
积极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创业计划”“高端人才引领计划”等人才集聚发展计划,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集聚临淄。2020年以来,全职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2人,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突出抓好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申报,用好现场指导、专家辅导、模拟答辩等方式对申报项目和人员进行专业策划,提高申报入选率。2020年以来,全区入选泰山系列人才工程2人。
全面开展青年人才招引。组建青年人才招引工作专班,定期走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列出人才“需求清单”和人才“引进清单”,开展“临淄名校人才特招行动”“3年1.5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等专场招引活动48场,举办“齐雁”系列活动3场。2020年以来,新引进大学毕业生5000余人,其中“双一流”大学生70余人。
加力优化产业人才队伍。实施首届“临淄英才计划”,遴选6名产业领军人才,为申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做好储备。实施企业家关爱行动,在全省第一个设立区级“企业家节”,并出台《临淄区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落实方案》,对3名“功勋企业家”、10名“优秀企业家”、10名“行业领军企业家”进行表扬奖励,得到省委刘家义书记批示肯定。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为企业家提供政策咨询、科技转化、人力资源等全领域公共服务。
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工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