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发布时间:2021-07-06 12:59:20
7月6日12时,京台高速公路德州(鲁冀界)至齐河段正式解除限速限行交通管制措施,实现顺利通车,该高速成为德州境内首条八车道高速公路。
作为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中的首都放射线,京台高速公路是联系我国华北、华东乃至东南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随着近年来不断增长的通行压力,原有的设计标准已难以满足需求,京台高速公路德齐段改扩建项目应运而生,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
项目2019年7月1日开工,全长93.138公里,起自德州市德城区原鲁冀省界收费站,止于齐河县晏城枢纽立交。设计采用“两侧拼宽为主,局部分离加宽为辅”的扩建方案,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对其自身运营、区域交通会带来较大影响,一般会采取断交施工,以保障建设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京台高速公路德齐段因交通量大,需在“超饱和”状态下实施不断交施工,建设和保通并行,施工与运营并重。
为保障边通车、边施工,项目需进行交通转序,即通行车辆需要在道路左、右幅之间转换行驶。转序期间,项目办组织各标段逐一排查车辆合流处、开口处、匝道出入口等重难点,检查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完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制定交通组织应急预案,同时,与项目沿线各级政府联合管控、科学安排、统一指挥,顺利完成了限速限行、交通转序的保障工作,真正实现了边通车、边施工。
新旧路面拼接是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重难点。京台高速公路德齐段改扩建项目采用“两侧拼宽为主,局部分离加宽为辅”的扩建方案,新拼宽部分下面层施工完成后,考虑到新旧路面存在拟合高差,当高差大于3厘米时,会单独进行调平层施工,以保证中面层平整度。
为保障新旧路面拼接质量,项目采用DT2360型大断面抗离析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一次横向摊铺18.75米,不仅成功实现新旧路面一次性无缝拼接,减少了拼接裂缝,保障了拼宽路面的耐久性,且路面平整度均方差也达到内控0.58毫米标准。
拼宽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正确处理关系到项目的建设品质和通车后的使用安全。京台高速公路德齐段旧路基已使用20余年,地基土基本完成正常固结,新建路基若未进行正确的地基处理必将出现较大的工后沉降,导致拼接后的路基出现明显纵向裂缝,从而丧失路基完整性。
为减少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项目办在软弱地基路段及桥头路段等均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加固处理,按2.9米的设计间距,横向、纵向均打下一排6至13米长度不等的管桩,以“梅花桩”“方格桩”的形式加固地基,共计192万米,资金投入达2.5亿元。
为提升路基压实质量,项目全线新旧路基连接处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同步使用高速液压夯对台阶处进行补强处理,大大提升了拼接部位的压实效果,提高了路基整体强度。
此外,项目采用全寿命反光雨夜标线,以高折射率玻璃珠为标线内混合面撒材料,大大提高了标线在夜间、雨间的反光能力,提供给司乘人员更好的可视性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京台高速德齐段改扩建项目办副主任王喆告诉记者,“较原有标线延长了更换周期、节约了维护成本,全线节约成本约1655万元。这在全国是首次使用。”
声屏障采用泡沫铝新型材料,具备良好的吸声效果和隔声效果,耐火、耐水,防尘、防潮,有效使用寿命达30年以上;中分带波形护栏采用新型波形护栏板及泡沫铝防阻块,防撞性能提高了一倍多,且具有更好的自支撑、耐高温、高隔音等效果。
据悉,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完工后,京台高速通行能力大大提高,节约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对于德州沿线县市区产业的集约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作为联系京津冀与省会城市的重要通道,便捷通畅的交通将促进人、财、物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流通,为沿线各地的产业升级、招商引资以及经济社会均衡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项目的实施对加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产业和经济联系,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